兼顧食安及農民收益 修平科大翻轉農業種植及經營型態

圖說:修平科大李文明老師說明創農業概念。(圖/修平科技大學)(修平科大-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李文明老師專訪訂於107/06/03中午12:00-13:00在FM98.7每日廣播電台生活放送站節目播出)

記者賴淑禎/台中報導

一直以來農民自種自銷是相當辛苦的,因為自己種植之外還要自己找銷售市場,如果透過中間商又擔心出現價賤傷農的問題,最近台中修平科技大學就整合在地農民,成立銷售平台,並透過設立取貨點,取得訂單,穩定農民的收入。

而負責這項工作的修平科大-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李文明老師就表示,目前在台中市外埔區已經先找到一些合作的農民,在實際作業後,確認要參與這個平台銷售的農民都必須是進行友善農業耕作,取得有機或是無毒的認證,由於跟這些農民是夥伴關係,因此在設定取貨點,取得訂單之後,農民可以按照各個取貨點的訂單項目,自己將蔬果送過去,等於是一種農友直銷的作法,如此一來,因為沒有中間商的剝削,就可以增加農民收益,同時也可以穩定菜價兼顧食安。

修平科大李文明老師帶學生深入農友種植的溫室腳解實際作業情形。(圖/修平科技大學)

而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這樣的銷售型態,他們也設計出一台快餐車,李文明老師說明指出,這部餐車的構想就是透過設計各種當季有機蔬果食材菜單,到一些據點實作給民眾品嘗,讓大家認識在地農民所栽種的這些友善農業的農產,進而設置更多的取貨點,將來更進一步是將這部餐車,開到農田旁,就地取材烹煮美食,邀請民眾在農田旁享受特有的田園饗宴,藉此讓民眾走進農田認識友善農業。

其實以修平科技大學目前所進行的這項在地農產的銷售平台,透過陸續設立的取貨點取得訂單,從社區民眾對於各項訂貨的需求,就能統整出每一季銷售市場所需的蔬果種類以及大約的數量,提供給這些合作的農戶作為栽種各類蔬果的參考,如此以來才不會突然出現過度盛產或是產量不足的問題,更可以有效的穩定菜價。

帶領民眾進入農田,親近友善農業,參觀農民種的有機網室小黃瓜。(圖/修平科技大學)

李文明老師也認為,在節能減碳的原則下,加上中部地區的農產多樣化,相當適合地產地銷的模式,透過企業化經營的概念,整合更多農民加入,因此如何吸引社區居民來支持農業,形成農業支持聯盟,則是未來必須要做的方向。(修平科大-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李文明老師專訪訂於107/06/03中午12:00-13:00在FM98.7每日廣播電台生活放送站節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