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會消失的無形文化資產「芳苑海牛」

彰化縣西海岸環境教育保護協會魏清水總幹事專訪107/4/23中午12:00-12:15於FM98.7每日廣播電台-「在地生活大小事」節目播出

記者高淑惠/彰化報導

「桐言桐語桐樂會」觀光旅遊活動整合彰化地區觀光景點與特色,品嚐在地特色風味及美食小吃伴手禮,其中也結合彰化縣海牛文化資產,邀請鄉親可以探訪位於芳苑鄉的海牛採蚵文化,藉由兩到三小時的體驗活動,包含搭乘牛車、採蚵、潮間帶導覽,還有幫海牛洗澎澎等,了解蚵農的生活與海牛文化的興衰。

彰化縣西海岸環境教育保護協會魏清水總幹事(水哥)表示,彰化海岸本身極富特色,芳苑的海牛也是台灣與世界少有的文化資產之一,半農半漁的芳苑鄉衍伸而出的海牛文化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原本上午農耕,午後跟著主人到海邊撿蚵,後來又以海牛拉車載地方仕紳前往海水浴場而興起飼養海牛的行業,在民國50年左右,最興盛時期有300多頭海牛,平均每10戶有7戶飼養海牛,時至今日海牛也僅剩10頭,雖然地方已投入復育工作,但是復育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文化的流失。

海牛文化的沒落與農漁村普遍的老人凋零有極大的關係,工業開發與海洋的污染也直接間接影響生態,海洋的各種文化衰退期時也是海洋汙染的警訊,水哥藉由觀光推廣海牛文化,不僅是呼籲人們重視環境與海牛的本身,同時也給地方長者成就感,讓人們了解地方長者本身就是文化資產的一部分,希望透過這些推廣讓年輕人返鄉也讓更多人願意投注地方,讓地方產業可以永續,文化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