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受貓羅溪水患所困擾的南投市,幾經立委縣府公所爭取,南投縣府與經濟部水利署、南投市公所及多位民代24日於南投市公所開會,確立「貓羅溪立即疏浚」的共識,期盡速徹底解決淹水問題。

貓羅溪沿岸今年7月9日及30日兩度遭遇丹娜絲颱風與西南氣流強降雨侵襲,3小時雨量達 131毫米,造成南投市寶南宮、小溪橋、軍功大眾駕訓班、綠美橋周邊等多處淹水,嚴重威脅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今日會議由副縣長王瑞德主持,包括立委游顥、水利署副署長陳建成、第三河川分署長張稚煇等人、南投市長張嘉哲、縣議員張秀枝、張婉慈,議員宋懷琳、吳棋楠、林儒暘、沈夙崢、蔡宗智、林憶如等議員服務處代表到場,南投市民代表會主席張惠卿、副主席張秦瑞等代表及10餘位沿線里長均與會表達深切關心。
貓羅溪上次大規模疏浚已是民國102、103年間,多年未再進行系統性清淤,如今同一區域只要遇強降雨,內水即無法順利排出,甚至造成縣政府前的中興路積水,「顯示全面性疏浚已刻不容緩」。
縣府研擬兩大優先清疏區域,南崗大橋至軍功橋(約4005公尺),涵蓋外轆、三塊厝周邊;76號快速道路聯絡道至南崗大橋(約2667公尺),包含福興坑、小半山等排水出口。清疏原則以「排水箱涵通順、降低外水位、避免淤積」為核心。
分署長張稚煇表示,近10年仍有陸續辦理疏浚,清淤量逾140萬噸,但今年強降雨量遠高於過往,2日超過600毫米雨量是主因;此次事件雖未發生溢堤,但確實因內水排不出造成災情。未來將依地方需求加速規劃,南崗大橋與碧山巖流域也將陸續發包疏浚。
多位縣議員、民代、里長等人提出多項寶貴意見,要求疏浚須加速、並應增設抽水站,10餘年來僅軍功橋一站遠遠不足,貓羅溪淤積從南投往彰化方向逐段堆積,應「一路疏到出海口」,排水才會真正順暢,並建議清淤應「定期化、制度化」,避免再度累積到危險程度。
副署長陳建成強調,會全面檢討地方提出的疏浚區段、排水出口及閘門位置,需疏浚就疏浚,並會全力協助經費編列。
市長張嘉哲表示,貓羅溪位於低窪下游,近年氣候變遷使強降雨愈加頻繁,南投市多處因排水受阻而出現積淹水,嚴重威脅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疏濬清淤是排水關鍵,只要排水速度加快,市區積水就能大幅減少。這次會議南投市從議員到里長都來參與會議,顯示這個議題是南投市民最關心的議題。
張市長說,市公所會持續追蹤相關工程,更希望水利署可以真的重視地方心聲,讓市民在每次大雨來臨時,都能更加安心,「讓南投市民不再為淹水擔心」。
王瑞德副縣長表示,河川治理不能只看「河水有無溢堤」,更重要是沿線居民的生命安全。110至114年間的資料顯示,部分淤積未被完整處理,是今年淹水主因之一,最好的方式疏浚再疏浚,建請水利署增加預算、並補強移動式抽水設備,讓貓羅溪沿岸的居民可以安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