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台中報導
6月8日是「國家海洋日」,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自2020年起每年規劃精彩系列活動推廣,今年步入第三屆,首度攜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在臺中、高雄展開「2022海洋教育嘉年華」巡迴,7月22日率先於科工館啟航,8月5日起登陸科博館,5日舉行開幕活動,現場邀請忠明高中國中部師生觀眾進行「海洋知識大挑戰」擂台賽,嘉年華活動將延續到8月14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表示,海洋約佔地球表面72%,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它協助調節陸地氣候,孕育生命,是維繫人類永續發展的關鍵,不論是夏天的颱風或冬天的寒流,都跟海洋中的水溫與洋流有關。海洋生態系平衡是人類永續發展的關鍵,但海洋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希望藉由「海洋教育嘉年華」創新互動性教具、科教動手做活動,讓民眾深入淺出從遊戲中學習珍惜海洋資源。
海洋委員會政務副主委蔡清標、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主任張簡智挺強調,臺灣四面環海,配合「向海致敬」政策,期待全民能逐步養成「知道海洋、親近海洋、進入海洋」觀念,朝向海洋永續國家發展。
科博館科教組助理研究員劉冠任分享,第三屆海洋教育嘉年華,科博館設計臺中場限定活動「風起水動」科教DIY,運用發光二極體、馬達組等零組件,結合「風力能」與「水利能」相互傳遞的原理,組裝一個並聯裝置,示範能源傳遞的科學現象,藉此認識體認再生能源相互運轉的科學原理,不只延伸海洋教育,同時也推廣終身學習與親子共學。
2022海洋教育嘉年華主題涵蓋「海洋能源、海洋環境」兩大議題,海洋委員會結合科博館、科工館、海巡署資源共同設計10項貼近生活、趣味的闖關活動。
海洋能源展區規劃「波浪發電」、「洋流發電」、「海洋深層水」、「離岸風電VR」等互動性體驗教具,觀眾可動手操作,認識開發海洋再生能源知識。海洋環境主題區在展場設置「找回海洋顏色」、「海洋保衛戰」、「行動愛海洋」等教具,幫助民眾瞭解海洋汙染的嚴重性。
其中,海洋能源的「波浪發電」關卡帶領體驗者化身「造浪高手」,只要按下按鈕,就能觀察波浪大小在海水表面造成的變化,而當波浪能量轉換成電力時,造型海底生物就會呈現不同效果。在「1度水知多少」關卡中,堆疊了667支生活中常見的1.5公升寶特瓶,這些寶特瓶的總和剛好等於1度水的水量,希望將水量概念具體化,傳達節約用水理念。
配合這次嘉年華,協辦單位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中部分署也帶來「守護海洋、體驗海巡」特別節目,現場由穿著海巡署制服的解說人員,以影片、遊戲、體驗裝備方式寓教於樂,帶領民眾近距離瞭解海巡署的海上救援、執法,以及如何捍衛國家海洋資源等工作。
炎炎夏日,除了到海邊進行水上活動,來科博館參加「2022海洋教育嘉年華」也是親近海洋的知性選擇,歡迎來科博館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2樓廊廳感受海洋廣闊的知識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