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榮民總醫院提供
69歲林女士是一位肝硬化末期病人,她從2017年開始便因為反覆腹水引發腹膜炎而多次入院治療。2018年還曾經因為腸阻塞入院治療。根據病歷紀錄,從2017-2019年間,林女士一共至急診就診25次。直到2019年8月,林女士的意識開始變的模糊起來,經同住的兒子緊急送到台中榮總檢查,發現是末期肝硬化引發的肝腦病變,因此再度入院治療。治療過程中,腸胃科醫師跟病人以及家屬告知,林女士已經走到肝硬化及病末期,因此建議會診安寧緩和共同照護。
經過安寧團隊診視,發現林女士有疼痛與家屬照護技巧不足的問題,因此與原團隊討論症狀治療藥物調整。記得在安寧共同照護訪視過程中,林女士的兒子問了團隊:「媽媽這樣還可以回家嗎?」而安寧團隊堅定地說:「可以,我們一起來努力。」在林女士狀況較穩定時,安排出院並銜接後續安寧居家照護。
此後安寧居家團隊定期訪視,過程中也偶遇到林女士又出現腹水的狀況,這時團隊攜帶手提式超音波機器,在家中進行腹水放液治療,病人的症狀隨即緩解,也不需要反覆跑醫院。家屬有任何問題,也可以24小時找到安寧居家護理師,或是安寧病房的值班護理同仁詢問,非常安心。自從安寧緩和居家團隊介入之後,在2020至2021年間,林女士至急診的就診次數是0。
在安寧居家照護過程中,因個案有希望補助車資的需求,所以團隊會診了社工師評估。過了一段時間,兒子突然說:「媽媽最近情緒都不太好,東西都吃不下,該怎麼辦?」團隊評估應為身體功能下滑後的適應障礙、合併心理與靈性困擾,因此會診了諮商心理師,一起到家裡去訪視並做心理諮商。諮商心理師和林女士聊了許久,林女士說:「不知道為什麼老天爺要讓我生這個病,希望可以好起來。」而心理師也給與同理與支持。
這樣的訪視持續了3年,一直到2022年,林女士才因腸胃道出血、肺水腫,而進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治療,並在醫院安然往生。林女士往生之後,院方收到兒子的感謝函,說到「接受安寧居家後……反而主要照顧者心理壓力不大了……在三年內過了許多節日,疫情前也去過很多地方……」這樣的回饋,讓安寧團隊非常感動,更加確信非癌症末期病人的安寧照護是必須的。
事實上,非癌症末期病人的臨終照護,以及安寧緩和醫療的模式,近年來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我國健保署也在2009年通過了俗稱八大非癌的非癌症末期病患,也可以接受安寧緩和的健保醫療。而在今年6月1日,健保署更進一步通過了給付安寧緩和醫療給末期衰弱老年病人、骨髓增生不良,以及病人自主權利法規範的五種臨床條件病人,讓更多非癌症病人可以得到安寧緩和的醫療。
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安寧緩和醫療團隊也分析了過去10年超過500位非癌症末期病人的照護經驗,發現非癌症末期病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比例節節上升,而相對於癌症病人而言,非癌症病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後,簽屬安寧緩和意願書的比例更高!而非癌症病人在機受安寧緩和醫療之後,對於病人和家屬對於疾病的認知都有很大幫忙,可見在非癌症末期病人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是有效益的。相關研究也於2021年發表於BMC palliative care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二本知名期刊。
目前安寧團隊也正積極與神經內科、腎臟科等相關科別,共同研擬臨床照護路徑,讓更多病人可以受惠。若是有非癌症病人有症狀控制、心理靈性不安,以及善終準備的需求,都可以至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安寧緩和療護門診掛號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