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遇見巨人」8月啟售 11檔節目展現藝術大師風範

台中國家歌劇院今年的巨人系列推出11檔經典節目。(圖/記者賴淑禎攝)

記者賴淑禎/採訪報導

臺中國家歌劇院自2016年啟用以來,每年10月都會推出「巨人」系列,今年「NTT遇見巨人」一共推出11檔節目,大師雲集,經典盡出,呈現歷史軌跡與時代印刻間的新創觀點。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強調,大師未必年高德劭,經典也不見得正襟危坐,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在於無畏的面對本質;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則是因為能超越時間。這次我們在NTT遇見巨人11檔節目中,所看到的是一個相當新鮮的精神—「開放」。無論哪個世代的藝術家皆放開心胸,大膽地做全新的嘗試,讓創作有所展開,呈現嶄新面貌,這是所有藝術團隊的目標;因此鼓勵觀眾以放開心胸地走入劇場,絕對會對巨人系列有新的認識與體悟,「NTT遇見巨人」系列節目在8月1日起於兩廳院售票系統開放歌劇院會員預購,8月8日全面啟售。

台中國家歌劇院從開幕季就以四年計畫推出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四部曲,一年一部依序演出《萊茵黃金》、《女武神》、《齊格飛》以及今年最終曲《諸神黃昏》。歌劇院網羅國際樂壇的歌劇菁英,加上西班牙拉夫前衛劇團(La Fura dels Baus)的當代劇場語法呈現神話史詩,四年來呂紹嘉帶領國家交響樂團的精湛表現,使得歌劇院的《指環》成為臺灣表演藝術界的盛事,不但吸引臺灣各地的愛樂者齊聚歌劇院,也令不少港澳、新加坡及日本樂迷年年搶票來台「朝聖」。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感性地說,NSO真的非常榮幸能夠參與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四部曲,透過每年的演出,都能夠跟臺中的觀眾見面、培養感情,四部曲雖然即將完結,但這不會是結束,反而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期待今年10月的演出。

另外高齡94歲的英國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是最具影響力的劇場導演之一,在20世紀中葉就已嶄露頭角,執導過包括莎劇、歌劇、電影及無數原創劇作,作品極具創新與多樣性。他致力打造「當下劇場」(immediate theatre),以多樣形式,在導演、演員、觀眾之間達成直接交流感應,體現劇場無窮的自由與可能。《為什麼?》是布魯克2019年的最新力作,創作靈感來自俄國現代戲劇改革家梅耶荷德(Vsevolod Meyerhold)的警語「劇場是一種危險的武器」,以3位演員與精簡的舞台,不斷提出對劇場的詰問,逼得觀眾不得不去思考「劇場的本質」。

而聞名國際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RCO),經過131年的歷史傳承,音色深邃尊貴。將由帕佛.賈維(Paavo Järvi)領軍首次登上歌劇院舞台,在演出莊嚴壯闊的華格納歌劇《唐懷瑟》序曲、雄偉恢弘的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之外,並與當今最活躍的德國鋼琴家之一拉斯.沃格特(Lars Vogt)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賈維與RCO的經典德系曲目。

歐洲劇場導演雅克普‧奧勒伯(Jakop Ahlbom)向來獨樹一格,以荒誕肢體喜劇《一主二僕》向黑白默片先驅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致敬。故事描述兩位發明家同住一間公寓,一同打造了女僕機器人,包辦所有家事,然而機器女僕卻擁有自己的意志,在公寓中引發了種種混亂,令人捧腹。奧勒伯延續默片以音樂現場配樂的做法,由荷蘭知名獨立搖滾樂團阿拉莫賽軌(Alamo Race Track)操刀,創作並現場演奏詼諧滑稽的樂曲,搭配三位演員細膩又精準的肢體動作,跨越語言的隔閡,讓觀眾領略默片時代的風趣幽默。

另外台中國家歌劇院今年的巨人系列還以時代與世代軌跡為題,由今年創團30周年的舞蹈空間舞團,將與日本大勢編舞家島崎徹(Toru Shimazaki)的島崎明星舞團同台呈現《舞力》。舞蹈空間舞團為臺灣當代舞蹈創新指標團隊,歷經30年的努力,已經發展成媒合多元、連線國際的創意製作平台。此次以島崎為舞空創作的經典作品《零極限》、《南之頌》、《瞬舞力》等3支風格流暢、如詩如歌的舞作首次於歌劇院登場。

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在舞蹈空間精彩段落演出後表示,島崎徹的舞蹈風格是將音樂與舞蹈做相當完整的結合,並透過舞蹈將音樂中的深刻情感展現,剛剛的演出大家會發現音樂間的風格相當不同。這次演出作品中有搖滾樂、後搖以及臺灣原住民音樂。我們發現許多編舞家在來臺後,都會將臺灣在地元素融入舞蹈,島崎徹也是一樣,他這次選擇以桑布伊的歌聲編舞,創作出相當豐富精采的作品。

林懷民退休前為雲門策畫的最後一檔節目:結合雲門舞集及陶身体劇場的舞碼演出。(圖/記者賴淑禎攝)

另外在舞蹈的演出部分還有林懷民退休前為雲門策畫的最後一檔節目:雲門舞集及陶身体劇場,交換編舞家,同台演出。鄭宗龍為陶身体劇場舞者編作生猛繽紛的《乘法》,陶身体劇場藝術總監陶冶則以流雲為靈感,為雲門舞者創作《12》。林懷民以京都秋日溪流為靈感,為雲門資深舞者創作寧靜之舞《秋水》。世界兩大舞團聯手,不同風格與身體語彙的衝撞,演出令人震撼的三齣新作。雲門下任藝術總監鄭宗龍表示,我的編舞與陶冶的風格相當不同,這次的交換編舞計畫不只是兩個舞團1+1等於2,而是要發揮1+1大於2的精神,所以我為陶身体劇場的舞者所編創的作品為《乘法》,希望透過不同的編舞、搖擺律動等,讓陶身体劇場的舞者能染上我那種有點花花綠綠的風格,呈現不同以往的身體風格性格。

陶身体劇場藝術總監陶冶則說,這是他第三次來到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這次的舞作名為《12》,因為數字12代表的是一個圓、一個循環,而圓是沒有極限也沒有邊界的,所以《12》這支舞作將帶領雲門的舞者探討身體新的可能,碰撞出新的舞蹈元素。鄭宗龍也分享了雲門舞集現任藝術總監林懷民在京都,望著波光粼粼的河流所創作出《秋水》這個作品的小故事,表示《秋水》將是一支如其名般寧靜安定的舞作,由雲門資深舞者演出。

結合詩與樂的《曖魅》由焦元溥擔任概念策畫,挑選《仲夏夜之夢》、《夜之加斯巴》、《骷髏之舞》、《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蕾諾兒》五首古典音樂作品來「說鬼故事」。《曖魅》由嚴俊傑鋼琴演奏,金馬影后張艾嘉朗誦,以鬼魅精靈為主軸,搭配動態投影,讓觀眾在魔性奇幻的經典名作,豐富細膩的人聲表現與繽紛燦爛的琴聲中,聆聽這場別出心裁又讓人膽戰心驚的音樂饗宴。

而唐美雲歌仔戲團的《月夜情愁》訴說一段發生在1940年代北管西皮及福祿兩派正統之爭,及戲班子弟感情糾葛的故事,由邱坤良編導。唐美雲歌仔戲團致力於歌仔戲精緻化,同時保留大眾所熟悉的古早味,《月夜情愁》網羅唐美雲歌仔戲團與各路金獎演員,以戲劇訴說歌仔戲的歷史與故事,並還原如連鎖劇、劍光特效與吊鋼絲等歌仔戲經典型式,讓觀眾重溫臺灣歌仔戲的黃金時代。

唐美雲歌仔戲團藝術總監唐美雲表示,這次相當開心能再次回到臺中國家歌劇院,《月夜情愁》這個作品我們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演出,陣容堅強,演出內容非常豐富,不但有歌仔戲、北管戲、南管戲與舞台劇的元素,甚至還有一點音樂劇的風格在其中,希望透過這個演出讓大家感受到臺灣風土歷史的流變。

臺灣第一部交響京劇《快雪時晴》於2007年由國光劇團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共同製作,經典版由國光劇團當家名角魏海敏、唐文華領銜。(圖/記者賴淑禎攝)

臺灣第一部交響京劇《快雪時晴》於2007年由國光劇團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共同製作,故事從臺北故宮鎮館寶物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開始,僅僅24個書信字,卻是跨越時空的千載寄語,探索大時代下戰亂流離與如何安身立命的生命歷程。首演與10週年復刻2.0版均一票難求;今年,《快雪時晴》終於在歌劇院粉墨登台,仍由首演指揮簡文彬執棒,與長榮交響樂團共同演出,首次以經典與精英雙卡司呈現:經典版由國光劇團當家名角魏海敏、唐文華領銜,菁英版則由盛鑑、黃宇琳接棒。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表示,國光劇團希望每齣作品都有超越作品本身的豐富內涵與意義,《快雪時晴》本次邀請中生代京劇菁英一同演出,象徵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經典看齊,向前輩致敬,並透過他們的演繹讓經典有不同的詮釋,如此才能讓經典傳承。

有「舞壇最傳奇說書人」稱號的阿喀郎.汗(Akram Khan)最後獨舞之作《陌生人》,取材自一次大戰印度傭兵的史實,刻劃一位印度舞者的靈巧身體成為戰爭武器,呈現列強爭戰在印度人身上所留下的殘酷傷痕。阿喀郎.汗的肢體語言兼納印度傳統卡達克舞蹈與現代舞,舞作中的印度傭兵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以此反思戰爭與善惡。《陌生人》榮獲2019年英國勞倫斯・奧利佛獎舞蹈傑出成就獎(2019 Lawrence Olivier Awards),被英國媒體盛讚為「充滿能量、同理和智慧的成功作品」,阿喀郎也說這支舞作是「最貼近自己作為藝術家的個人旅程」。

同黨劇團的《白色說書人》由跨界導演戴君芳、金鐘編劇詹傑、資深演員邱安忱與布袋戲操偶師吳榮昌、黃武山聯手呈現,結合獨腳戲、布袋戲、剪紙、紙紮藝術、光影等元素,並將日常生活物件轉換成布袋戲的展演戲台,邱安忱一人分飾七角,與戲偶同台,以戒嚴時期的歷史傷痕為背景,刻畫大時代中小人物的命運。

同黨劇團的《白色說書人》由資深演員邱安忱與布袋戲操偶師吳榮昌、黃武山聯手呈現,結合獨腳戲、布袋戲、剪紙、紙紮藝術、光影等元素。(圖/記者賴淑禎攝)

故事描述主角「王文彬」在父親逝世後的頭七,試圖召喚父親亡靈,於夢境中展開一場虛實交錯,勾起父子情感記憶,揭開塵封身世之謎的奇遇,透過人偶之間的情感羈絆,道出戒嚴時期的小人物悲苦。記者會現場,同黨劇團團長邱安忱與操偶師吳榮昌帶來了一段相當精彩的演出,邱安忱說,這是《白色說書人》第一次來到臺中與中部觀眾見面,這個作品我嘗試將現代戲劇與布袋戲結合,才發現真的相當困難,比如說我本來想要使用配樂,但師傅們卻堅持得搭配後場音樂才能呈現布袋戲的精神與味道,所以我們花了相當多時間彼此搭配、學習,這個作品是以布袋戲帶出親子關係與臺灣一段悲痛的歷史。

從今年「NTT遇見巨人」11檔節目可看到,當跨界成為劇場日常,當題材、科技與藝術、表演型式間的界域逐漸模糊甚至消失時,藝術家們最大的考驗將是以巨大的勇氣,面對及挑戰創作的本質,找到詮釋自我的方式。台中國家歌劇院邀請觀眾走進劇場,與無畏的藝術靈魂同行,感受藝術大師們的直面自我與世界對立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