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愛行動˙愛改變」開幕記者會

丁副縣長於波蘭-Piotr-作品-隨行前合影

編輯台新聞

「2017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5日上午於口湖鄉成龍溼地舉行藝術作品成果發表開幕活動,6日下午、7日全日,將由來自不同國籍的藝術家們和大家面對面談論自己的創作及進行DIY活動,邀請大家共同來參與,關切環境議題。

「2017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自4月13日至5月8日由藝術家進行駐村創作,今年主題是「愛行動˙愛改變」,邀請社區人們共同思考如何順應自然之道,與自然和諧共處,為了更美好的環境,要集眾人之力,重建及調適與瞬息萬變環境的關係。

今年的藝術作品徵選共有來自55個國家、180位藝術家提案,由美國策展人艾捷音,選出2名臺灣藝術家及4名外籍藝術家,有臺灣的蔡慧盈及劉臻、荷蘭的Annechien Meier &Gert-Jan Gerlach、喬治亞的Inga Shalvashvili、波蘭的Piotr Wesolowski、英國的Rob Mulholland,再加上「成龍社區發展協會」,共計七組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名稱分別是「棲地四號-搖籃」、「迴紋」、「微氣候生命線」、「活~動」、「隨行」、「微妙的平衡」及「再生」。環境藝術創作取用自然可取得、可生物分解的材料,例如蚵殼、漂流木、蘆葦、竹子、土壤、砂等,強調生命的自然循環:誕生、成長、死亡與新生,呼籲大家共同關注成龍村及溼地環境的特殊性及和環境議題。

作品都是用蚵殼等可分解的材料製作

今年藝術節最特別的是,村民選擇在2015年德國藝術家Roger的藝術作品「水核心」處,重新創作一件名為「再生」的作品,象徵果核裡的種子在溼地中發芽生根,光影中向前推進形成美麗線條,半藏在土裡的種子會圈成一顆心,表達對土地的愛和對家園的認同。

第八屆「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作品都是用自然和生物可分解的材料製作而成,有來自荷蘭的雙人組Annechien和Gert-Jan,他們的創作「微氣候生命線」,以竹子為骨架,上面鋪滿成龍村四月特有的海藻(石蓴),從陸地一路延伸到溼地,石蓴到了夏季會消失,海藻經過日曬會變白,因此作品在不同季節看起來會是不同風景。來自喬治亞共和國的Inga,則為溼地帶來一個具有神祕感的雕塑,她將竹子做成太陽的形狀,人們透過各個面向發出聲音的行動,類似古時在東歐山頭間相互傳送聲音的概念,期望在社區內建立信任,作為改變的契機。來自波蘭的Piotr曾於去年參加基隆海洋國際環境藝術季,他的創作「隨行」,像一隻正在前進的生物,也像一個旅途中的避風港,既是雕塑,也是建築物,邀請大家在這個奇妙的空間中思考改變。

村民選擇在2015年德國藝術家Roger的藝術作品水核心處,重新創作一件名為再生的作品。

來自蘇格蘭的Rob擁有許多在其他國家的大型公共藝術創作經驗,這次他在溼地的作品名叫「微妙的平衡」,以一個內部正在崩解的立方體探討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不僅呈現一種變動中的樣態,也邀請大自然一起重塑這件作品的最終樣貌。而來自臺灣的蔡慧盈要在溼地創作一個新月造型的雕塑,名為「棲地四號(搖籃)」,作品會在水中載浮載沉,上半部可讓鳥棲息、下半部供水中生物棲居,就像搖籃一樣,這將成為她一系列以區域環境為基礎,營造家及棲地概念的作品之一。另一位臺灣藝術家是劉臻,她的作品「迴紋」,是請成龍村大人小孩一起來幫忙製作許多小房子,這些以傳統土角厝作法的小屋一部分位於屋內、一部分位於戶外,大家之後可以觀察不同區域的小房子如何隨著時間遞嬗,因應自然而變化。